教育孩子父母不能经常在她们面前说财富
教育孩子父母不能经常在她们面前说财富
我自己不喜欢这么说,所以也从不如此表达,不仅如此,每每听到他人如此说,我就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,能制止就制止,如果不能,也就直接忽视掉。
我的担心:现在物质生活比较富裕了,孩子们的生活要求也很容易满足,如果心理上产生一种骄逸之心,那么就是家有钱财万贯,也迟早会被败光,还容易让孩子走上歪道。这样的事情历史上比比皆是。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,也不是孩子们需要的,所以,我一直在教育中秉承这样的观念:
1,人是第一,钱财是人的奴隶,为人所用。
你需要什么,有必要的话,可以给你,如果是没必要的,不支持。比如孩子要学习,想报个什么班,完全支持,学习中需要什么工具,完全支持,可是如果孩子看到他人的吃穿用度比较名贵、炫,自己也想要,那么就要考虑考虑了,偶尔的一件两件在承受度内的,或者是就是喜欢的也符合孩子身份的,可以适当地满足,如果觉得过分,就没必要考虑。
用一句白话就是:正当的事情坚决支持,非正当的事情坚决不支持。
2,按照自然的社会规律,父母不在了,遗产自然是儿女的,但是现在不是。
所以我不仅不对孩子说题主所说的话,我还更倾向于让他明白,现在家里所有的都是父母和老人一点点挣来的,都是通过工作所得,所以,你以后也需要通过你自己的付出为这个家挣得一些什么,那才是你的本事。
现在你就负责好好成长、好好读书,学好你的本事就行了。家里的所有都是为咱们全家每一个人所用的。
3,衣食住行都能满足,但不能浪费。
过早地学会安逸享乐,以后习惯了就很难受得了辛苦,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,所以坚强意志需要从小培养,用得好,物质是一个看得见的促动力。
我每个月给孩子零花钱,就是为了让他学着使用自己的钱,同时也让他学会珍惜。在对物质的把控上,合理的度很不容易做到,既不能让孩子变得吝啬,也不能让孩子过于浪费。
4,我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真正的本事,以后有很好的独立生活能力,包括经济独立。
这是目标,达成目标的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。
金钱物质都有用完、报废的时候,唯独一个人的本事和能力,那才是用之不尽、取之不竭的财富。
我很赞同林则徐的观点:子孙若如我 ,留钱做什么 ,贤而多财 ,则损其志 ;子孙不如我 ,留钱做什么,愚而多财,益增其过。
尽管自己百年后,儿女会继承自己遗留下来的物品,可是那不是现在,现在能做的就是一步步培养他成为一个有本事有用的人才,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。
结束语:
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现在物质生活的富裕,在孩子的成长中显示出了双面的作用,如果家长引导不当,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,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厌学、沉迷游戏、抑郁、精神空虚、没有目标、没有什么感兴趣的事情等都和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关系。所以不要以为钱多就好,什么事情都有个度,在孩子成长中,过度的物欲满足不是对他的爱,而是一种害!题主所说的话,似乎有一种过早允诺的感觉,这是在有意考验孩子的意志,我不认为有这种必要,我喜欢踏踏实实地让孩子一步步好好成长!
声明:此文图自动采集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长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,谢谢。得易搜分类信息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