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在什么场合人为什么要坐直?
不管在什么场合人为什么要坐直?
那天有同学问,“为什么要坐直呢?”我想了想,大概是这样回答的。
“其实不是要坐直,只是要去除脊椎、身体所承受的不必要压力。所以也不见得要一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到底多歪斜。可以的话,就坐着慢慢仔细观察,缓慢、微幅校调。说不定,我们会发现,坐直(而不是坐挺)有可能是整条脊柱、整个身体压力最小的状态。说不定,我们会发现,呼吸也回复到最轻松、最没有压力、效率最高的状态。”
偶尔看着镜子修正自己的体感,是好事一件。毕竟,就连亚历山大技术的开创者,F.M.Alexander本人,一开始也是就看两片垂直的镜面,才认识到自己如何使用身体,如何在一个念头刚生起时,就产生了肩颈的压力。
除了镜子的帮忙之外,我们还需要补充一些基本知识。有机会的话,请花点时间找LeslieKaminoff和AmyMatthews这两位老师合著的(中译本《瑜伽解剖书》),慢慢阅读讲解呼吸的第一章,还有脊椎的第二章。
脊椎主要的活动,大概就是:
屈曲(flexion)
伸展(extension)
轴心转动(axialrotation,即一般所说的扭转)
侧向屈曲(lateralflexion,即一般所说的侧弯)。
其中最基本的,就是屈曲。
婴儿式最完整展现出人类脊椎的原发性弧度,这也是胎儿在母亲子宫里就有的状态。
另一种认识原发性弧度的体位法,是一般称为大休息的摊尸式(savasana)。在摊尸式里,原发性弧度的部位会接触到地面,像是后脑勺、上背部、胸椎、荐椎等。相对的,没碰到地面的,像是颈椎、腰椎,就是继发性弧度。
通常脊椎屈曲就是增加原发性弧度(同时也就是减少继发性弧度),脊椎伸展就是增加继续性弧度(同时也就是减少原发性弧度)。看猫牛式最清楚(左边是猫式,右边是牛式)。
在猫式里,脊椎屈曲,意思是增加了胸椎、荐椎这些原发性弧度,而减少了颈椎、腰椎这些继发性弧度。牛式则刚好相反。通常在瑜伽课,老师给的指令都是吸气的时候伸展脊椎(进入牛式),吐气的时候脊椎屈曲(进入猫式)。强调“呼吸就是体腔三度空间变化”的LeslieKaminoff指出:
脊椎屈曲所造成的形状变化就是吐气,脊椎伸展所造成的形状变化就是吸气。
脊椎还有一种动作:轴向伸展(axialextension),同时减少了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弧度,也就是说,颈椎、胸椎、腰椎的弧度通通都减小了,造成的结果,就是整条脊椎一起拉长。
这是一种“不自然”的动作,因为在“自然”的状态下,胸椎(原发性弧度)和颈椎、腰椎(继发性弧度)通常是相反的运动方向。而最剧烈、最强力的表现,就是加上了扭转、能量锁印(bandha)的大身印(mahamudra)。
我们在瑜伽课里练习前弯、后弯(身体的前弯、后弯,并不等于脊椎的屈曲、伸展),练习侧弯、扭转,练习轴向伸展;认识脊椎的状态,脊椎承受的压力,练习在不同的条件下吸气吐气。
据说,如果把脊椎上的肌肉都去除掉,脊椎也不会崩塌。据说这是一种人体的“内在平衡”(intrinsicequilibrium)的机制。据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种机制。
我们没办法也不需要把肌肉都像解剖书上一条一条割掉,但我们可以试试看,在经过一次又一次启动肢体不同部位的肌群之后,重新慢慢这些肌肉卸除紧绷、卸除压力,找到轻松躺着(或半躺)、坐着、站着的方式,让内在平衡的机制会慢慢显现出来。(还没有感觉到吗?别急,慢慢来,多试一会儿,多试几次。今天没有具体结果也没关系,下次再继续试试。)AlexanderTechnique也好、FeldenkraisMethod也好,瑜伽体位法、呼吸法也好,都是在帮助我们去除不必要的人为干扰,减少不必要的能量耗损。因此,我们就有机会体认到内在平衡的神奇力量。让呼吸轻轻松松地进行。
声明:此文是自动采集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长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,谢谢。得易搜分类信息网:http://www.deyiso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