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体户核定征收是指税务部门根据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、规模、生产经营条件及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,通过核定计税应税额度,对其实行适当征收税款的一种税收政策。以下是对个体户核定征收的详细解析:
一、核定征收的方式
个体户核定征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:
定期定额征收:
税务机关对个体户在一定的经营地点、一定的经营范围内,一定的期限内的应纳税经营额或所得额进行核定。纳税人需按照核定的税额进行缴纳。
这种方式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户。
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:
税务机关按照纳税人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,以及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,来计算纳税人应缴纳的所得税额。
应纳税所得额 = 应税收入额 × 应税所得率 或 应纳税所得额 = 成本(费用)支出额 / (1 - 应税所得率) × 应税所得率
这种方式需要个体户能够核算清楚收入,然后税务局根据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,再根据税率表计算个税。
二、核定征收的税率
个体户核定征收的税率根据月营业额收入的不同而有所区别,具体如下:
月营业额在2万元以下:
缴纳税额为0%。
月营业额在2万-5万元之间:
对超过2万元的部分按照0.6%的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税率来进行征税,不超过2万元的部分不纳税。
月营业额在5万-10万元之间:
超过2万元的部分按照1%的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税率进行征税,其他部分征税不变。
月营业额在10万元以上:
对超过2万元的部分,按照1.8%的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税率进行征税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得易搜分类信息网看到的,谢谢!